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7篇
  免费   2445篇
  国内免费   915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336篇
地球物理   7478篇
地质学   3165篇
海洋学   701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470篇
自然地理   107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584篇
  2011年   596篇
  2010年   494篇
  2009年   578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714篇
  2006年   744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624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301篇
  1997年   247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水平地震作用下无锚固储罐应力与应变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地基与储罐相互作用的情况下,采用有限元法对储罐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及应变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对3×104m3和2×103m3罐壁应力及应变的分析结果表明:环向、轴向应力及应变的分布形式呈现出明显的下部大上部小的特点,在偏底部的位置出现应力和应变的峰值;储液罐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象足”变形是由纵向压应力达到屈曲临界应力导致的屈曲破坏,不是强度破坏,即破坏属于失稳破坏而非强度破坏。  相似文献   
972.
三维隔震(振)支座的工程应用与现场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一种新型三维隔震(振)支座,该支座由联接件、竖向隔振支座和水平隔震支座组成。竖向隔振支座和水平隔震支座具有较小刚度,采用该类型支座的隔震结构,其竖向基频和水平基频可远离地铁、铁路振动和地震的主频,从而实现竖向隔振和水平隔震作用。其次介绍了该三维隔震(振)支座在某一地铁平台上部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对该类型支座进行了竖向性能和水平性能试验。最后对三维隔震(振)结构与传统结构进行了地铁运行时结构振动的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三维隔震(振)系统对振动的高频信号具有显著衰减效果。  相似文献   
973.
首先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渡槽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分析理论,根据这些理论建立了渡槽结构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采用干模态法、附加质量法和ALE法考虑渡槽结构液固耦合作用,通过具体的工程算例,对钢筋混凝土渡槽结构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数值模拟研究,包括混凝土非线性材料分析、渡槽结构静水与动水响应分析、渡槽结构自振特性分析和槽墩的能力曲线分析。研究表明,考虑固液耦合作用的渡槽实体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并得到相应的渡槽结构地震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974.
地震安评中地震活动性的统计区域与b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我国现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地震活动性研究统计区域的选择及b值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一定以地震区带作为统计区域的建议。文中同时指出,累计b值的正确概念应该是无震级上限累计b值,应采用迭代回归计算。文中用实际例子说明作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5.
青海玉树单台地震序列的尾波Q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玉树单台记录到的2006年7月19日玉树Ms5.4级地震序列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不同频率下该序列尾波Q值的变化特征,为今后将数字地震资料应用到地震预报工作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6.
通过对(超)高压输变电系统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地震破坏情况的简要分析,确认了(超)高压输变电系统工程属于"重大建设工程"的范畴,必须开展相应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输变电系统具有远距离,长跨越的特点,其抗震设防标准应分段作评定。  相似文献   
977.
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分布特点, 将四川及邻区划分为西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 收集了西南地区96次、 四川盆地地区40次近代破坏性地震资料, 并对各次地震的震级参数进行了统一校核. 按照该地区震中烈度与震级、 有感半径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对地震烈度衰减进行了近场与远场特征控制, 建立了地震烈度沿长轴、 短轴和平均轴的衰减关系. 统一了中国与美国面波震级的震级标度, 利用最新得出的美国西部基岩水平向地震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 采用考虑地震加速度的近场距离饱和与震级饱和特征的衰减模型, 转换得到了该地区的基岩水平向地震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978.
若尔盖与西秦岭地震反射岩石圈结构和盆山耦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潘地块北缘的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相接触,构成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盆山构造.其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构造关系,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板块碰撞的深部过程,同时又关联着若尔盖盆地油气远景的评价.2004年秋冬季,我们完成了第一条跨越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整个剖面全长254 km,分5段完成,其中第2段剖面(简称SP04_2)横过盆山结合部位.SP04_2剖面首次揭示若尔盖盆地-西秦岭造山带盆山结合部位的岩石圈结构,发现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下地壳均以北倾为主的强反射特征,提供出若尔盖盆地下地壳整体向西秦岭造山带俯冲的地震学证据,揭示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在挤压构造体系下形成的深部构造关系.而近于平的Moho反射特征又反映出两者在造山后期经历了强烈的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979.
我国早期的现代地震学研究,曾孕育于现代地质学中。用现代科学观点,最早调查研究现场大地震的年代,可追溯到1913年云南峨山7级地震考察。地震台站监测工作,是从1923年地质调查所派李善邦先生前去日本东京学习测震,并于1930年在北京西山郊区建造鹫峰地震观测台开始。最早的地震目录是1913年由上海黄司铎编的“法文中国地震表”。1921年翁文灏先生发表的“甘肃地震考”,首次将史料中的地震情形描述与罗西一福来氏烈度表加以对照,来确定地震烈度,从而提供了更详细、确切的“甘肃地震表”。1922年翁文灏在布鲁塞尔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的“中国地质构造对于产生地震的影响”论文,曾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与关注,是最早论述我国地震地质和地震区域划分的文献。  相似文献   
980.
We carry out a sequence of numerical tests to understand conditions under which rapid changes in crustal thickness can be reliably imaged by teleseismic body waves. Using the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over a 2-D grid, we compute synthetic seismograms resulting from a planar P-wavefield incident below the grid. We then image the Moho using a migration scheme based on the Gaussian beam representation of the wavefield. The use of Gaussian beams for the downward propagation of the wavefield is particularly advantageous in certain geologically critical cases such as overthrusting of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resulting in the juxtaposition of high-velocity mantle material over crustal rocks. In contrast to ray-based methods, Gaussian beam migration requires no special treatment to handle such heterogeneiti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with adequate station spacing and signal-to-noise ratios, offsets of the Moho, on the order of 10 km in height, can be reliably imaged beneath thickened crust at depths of about 50 km. Furthermore, even sharp corners and edges are faithfully imaged when precise values of seismic wave speeds are available. Our tes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flexibility in choic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eismic phases is important, because any single phase has trade-offs in issues such as spatial resolution, array aperture, and amplitude of sign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